1.降雪量6毫米是什么概念?
2.大雪标准是几毫米
3.天气预报中报的小雪或者大雪,是根据什么测算的?
4.气象学是如何定义降雪量?什么是“积雪深度”?
降雪6mm不是说积雪厚度,而是雪化成水有6mm。此时积雪厚度有7mm左右。
降雪等级并不是根据地面积雪厚度划分的。根据气象部门的标准,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同,降雪量是根据雪融化以后的水量多少,来由低到高划分为多个等级的。降雪量等级有以下几种: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毫米(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毫米。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毫米。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毫米。
扩展资料
降雪量与据血厚度的换算:
降雪量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比如降雪量为1毫米,那么积雪厚度可能达到15毫米。但是这个比例并不固定,而是随着雪的干湿程度有所变化,如果雪花松软。湿度小,就容易形成较厚的积雪。
降雪等级的划分通常以规定的时间段内降雪融化成水后折算成降水量来划分的。24小时内,降雪折算成降水量在0.1~2.4毫米时为小雪,在2.5~4.9毫米时为中雪,在5.0~9.9毫米时为大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在北方地区1毫米(是指融化成水)降雪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百度百科-雪量
降雪量6毫米是什么概念?
1月中旬以来,我国发生罕见大范围雨雪天气,全国及12省区降水日数突破极值。此次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电力供应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1月30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分析这次大范围灾害原因,有关专家表示—— 都是冻雨惹的祸
三次降雪冰冻天气过程
造成大范围雨雪灾情
新闻通报会上,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介绍,1月中旬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出现3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和江西西北部、浙江北部出现大到暴雪;湖南、贵州、安徽南部和江西等地出现冻雨或冰冻天气。其中第三次过程目前还在继续。
第一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10日至16日,黄淮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先后出现降雨、雨夹雪转降雪天气,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湖北、湖南和江西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雪;13日~14日,湖南中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出现冻雨。16日,陕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和西部、安徽中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湖南南部和江西西北部积雪深度达3~10厘米。
第二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18日至22日,湖北东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江苏北部和湖南北部出现大到暴雪,安徽南部、湖南大部、贵州全省和广西东北部出现冻雨。22日,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西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以及湖南局部积雪深度达5~15厘米,局地20厘米。
第三次降雪冰冻天气是在1月25日至28日,也是强度最大的一次,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和浙江北部出现暴雪,28日积雪深度达20~45厘米。与此同时,江西省出现大范围的冻雨天气,贵州大部和湖南部分地区仍维持冻雨天气,广西东南部、广东和福建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
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
成为此次灾害四大特点
“总体上看,此次雨雪、冰冻天气属建国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矫梅燕介绍,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广西、江苏、浙江、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山西、上海等16省(区、市)。
全国及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6省区降水量达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甘肃、青海、陕西、四川、西藏、安徽、山西、江苏和湖北9个省(区)的降水量超过20年一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降至-6℃~0℃,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接近。武汉和长沙两市已连续半个多月日平均气温接近或低于0℃;湖北、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和贵州大部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4℃;湖北、湖南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
矫梅燕表示,此次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罕见的。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江西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9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影响最严重的,贵州26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纪录,安徽省的降雪则是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
冻雨造成电力供应中断道路结冰
“造成这次灾害中电力供应中断、京广铁路湖南段中断、京珠公路湖南段中断,低温冻雨是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乔林说,身在北方的人不太了解冻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的过冷水滴,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
“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其次是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乔林说,冻雨天气造成了电网电线结冰,并一层层包裹着电线,最严重的使电线达到七八厘米的直径,远远超过电线设计的承载标准,最终造成整个电网大面积损害。电网的中断造成京广铁路湖南段电力机车的瘫痪,造成很多城市的供电中断,这次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的冻雨天气是南方大范围雨雪灾害的罪魁祸首。
湖南等地仍将有大雪
“未来3天,江南南部、西部地区有大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东北部等地有大雪,而且部分地区有暴雪,湖南等地冻雨还将持续。1月30日、31日还要移动到江南华南一带,这种雨雪天气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2月1日开始,雨区又会移到江南华南一带。”矫梅燕说,冻雨天气持续时间长的地区,贵州、湖南包括江西,未来3天还将有冻雨维持,这应该是目前非常值得关注的天气情况。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西南地区大部、江南、华南阴雨雪天气仍然比较多,气温持续偏低,主要降水过程将出现在1月31日至2月2日,2月4日到5日。未来一周内,南方地区低温维持,加上前期的影响产生的灾害,不容忽视。特别是贵州中南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冻雨仍然严重,对受灾地区影响严重。
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这次大范围降雪的主要天气原因是什么?矫梅燕表示,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造成的。自1月10日开始,大气环流系统有一个大调整,从前期的晴暖天气到现在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我国南方影响比较大。另外是整个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强盛,我国南方地区有不断的暖湿气流供应,因此造成了不断的降雨天气。
矫梅燕说,从更长远来讲,这次雨雪天气过程应该说是一次典型的极端天气气候,是在大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与现在整个大气环流异常相联系,特别是目前拉尼娜现象也是非常强势阶段。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是相对的,往往会造成我国冬季低温阴雨天气。
对于极端天气不能掉以轻心
“2007年是一个全球的气候变化年,特别是在2007年的巴厘岛会议上,全球很多国家、国际组织的首脑共同研究气候变化问题。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里也有这样的评述,气候变化影响所造成的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日益增多。这已经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普遍认同。”矫梅燕说,2007年评选出来的全国全球十大天气,基本上都是极端的灾害件。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影响增多,这对于我国而言,更是不能掉以轻心。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08年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强降水,更要加强防御。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
? 达到5.0到9.9毫米为大雪。
雪量(snowfall)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12小时的降水量。 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如此计算,.7毫米降雪量约为1.5米厚的积雪。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到2.4毫米为小雪,1.3到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到4.9毫米为中雪,3.8到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到9.9毫米为大雪,7.5到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到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到8毫米。
天气预报中报的小雪或者大雪,是根据什么测算的?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天气,而每个气象的判定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降雪是分为四个等级的,分别是: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那么大雪标准是几毫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1降雪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雪等级标准: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降雪等级标准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为小雪,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1、0~2、9毫米为中雪,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毫米为大雪,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暴雪暴雪预警信号则分为蓝色、**、橙色、红色四级表示。
一、蓝色预警含义
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措施:
1、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二、**预警含义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措施: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三、橙色预警含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措施: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四、红色预警含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措施: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发布办法
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系统。
学校、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预警信号。国家依法保护预警信号专用传播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预警信号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2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降雪的`作用和影响
对农作物
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可以在寒冬保护植物不被冻伤,来年开春雪水融化可以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大自然的力量绝对不是巧合,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
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过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
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同时冬季雪水充足,不仅可以减轻当年的旱情,而且,也给来年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和苗全苗壮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体健康
雪为什么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数量要少1/4。重水能严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过程。有人做过试验,鱼类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会死亡。
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
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每当一次大雪过后空气就显得格外清新。
对于农村人来说,下雪是给庄稼加了一床被,又湿润又松土,预示着第二年的丰收。 对于城里人来说,下雪只是改善了空气质量,增加了游玩的乐趣。
据测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所以,地面积雪对音波的反射率极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
保温作用
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我们都知道,冬天穿棉袄很暖和,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这是因为空气是不良导体。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它本身都能通过热量,这种能够通过热量的性能,称做物体的导热性。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所以物体里容纳的空气越多,它的导热性就越差。
覆盖在地球胸膛上的积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当然,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
这很象穿着新棉袄特别暖和,旧棉袄就不太暖和的情况一样。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老雪像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作为水
当城市受到降雪威胁时,与降雪有关的“城市次生灾害”逐渐显露出来,降雪造成的损失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另外,城市化的发展也造成许多城市水短缺,尤其我国冬季降水偏少,城市水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城市降雪对缓解、补充城市冬季水短缺和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3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如果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一般称之为“零星小雪”。
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暴雪,20.0~29.9毫米为大暴雪,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大暴雪各自的标准是什么? ——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
雪的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 小雪:0.1~2.4毫米/天; 中雪:2.5~4.9毫米/天; 大雪:5.0~9.9毫米/天; 暴雪:大于等于10毫米/天。
下雪的降水量如何界定
下雪的降水量用“雪量(snowfall)”来衡量: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
气象学是如何定义降雪量?什么是“积雪深度”?
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水的凝华是指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的过程。按照降水量强度,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 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如果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一般称之为“零星小雪”。 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暴雪,20.0~29.9毫米为大暴雪,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
“降雪量”是气象人员用标准容器在12小时或24小时内集的眼睛溶解在水里后,用再用杯子测量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气象学上,天上云下的雨(液体)和雪、冰雹(固体)都被称为降水,降水的量被称为降水。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水深)。根据从天而降的雨、雪、冰雹等融化后蒸发、渗透、无损地堆积在地面上的深度计算。“眼睛深度”是从眼睛表面垂直下降到地面的实际眼睛厚度(厘米)。
气象学上,测量区间一般选择气象站附近平坦宽阔的地方,或具有代表性且比较平坦的雪面。测量过程要定期测量,直到下雪。而且,并不是每次下雪都测量眼睛深度。只有当气象站周围视野的地面被雪覆盖时,才需要测量眼睛深度。因此,降雪量不是积雪量本身的厚度,“积雪深度”和“降雪量”是测定降雪量的两种不同方法。但是既然能测定降雪量,气象厅为什么要选择“降雪量”作为测定雪量等级的标准?一次降雪过程结束后,天气预报在总结时指出:“在迁移过程中,降雪量为xx毫米。”单位为毫米。但是我们出去踩了蓬松的东西,有些地方的雪莲脚踝都没穿过,这个降雪量也至少要厘米。
降雪量实际上是指相应的降水量,单位用毫米表示。观测者用一定的标准容器收集眼睛,眼睛融化成水后用量筒测量水。眼睛深度是从眼睛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单位是厘米。选择观测场或附近平坦宽广的地方,观测者使用的眼睛(一般直尺)垂直插入未融化的眼睛中,刻度上的数字是积雪深度。
每次下雪,含水量不同,温度条件不同,所以雪的深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当降雪降临地面后不融化时,北方地区降雪量为1毫米时,可以形成的积雪深度为8 ~ 10毫米,南方地区的积雪深度为6 ~ 8毫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观测设备逐渐取代了人工观测。计量降水传感器可以自动测定降水量。超声波眼睛深度探测器可以利用超声波距离测量自动持续观测眼睛深度,使观测数据更加准确和连续。